• 54.53 KB
  • 2023-12-11 02:00:02 发布

初中化学第一单元 《走进化学世界》知识总结

1、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,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。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,可选择认领,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。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,可能有诸多瑕疵,付费之前,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。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,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。
初中化学第一单元《走进化学世界》知识总结  课题1、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一.物质的变化  1.物理变化——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 例子:水的沸腾,将蓝色块状的胆矾磨成粉末,汽油、酒精挥发,铁水铸成锅,蜡烛受热熔化,人工降雨,气球爆炸,蒸汽锅炉爆炸,风力发电,通电发光  2.化学变化——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 例子:燃烧,腐蚀,食物腐败,中毒,发酵,光合作用,呼吸作用  3.判断变化依据:是否有新物质生成,有则是化学变化,没有则是物理变化  4.相互关系: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,发生物理变化的时候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 5.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现象:放热,吸热,发光,变色,放出气体,生成沉淀  二.物质的性质  1.物理性质: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。包括:颜色、状态、气味、硬度、密度、熔点、沸点,硬度,密度,溶解性,挥发性,延展性,导电性,导热性,吸水性,吸附性,磁性,被磁性等  2.化学性质:物质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。包括:可燃性,氧化性(助燃性),还原性,稳定性,腐蚀性,酸性,碱性,毒性,脱水性(浓硫酸),能与某物质反应  三.变化与性质之间区别  在变化语句中加“能”或“可以”或“会”或“易”或“难”等词句,变成了相应的性质。  课题2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一、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点燃前:红(白)色,圆柱状,固体,略有轻微的气味,硬度小,密度  比水小,难溶于水,  点燃时:黄色火焰,火焰分为三层,外焰,内焰,焰心,外焰温度最高,焰心最暗  熄灭后:从烛芯飘出一缕白烟(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,具有可燃性)  二、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课题3、走进化学实验室  一、实验室基本原则  *“三不”原则:  不用手接触药品.,不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(特别是气体)的气味,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.  *节约原则:  按说明用量取;无说明取少量:液体1~2mL;固体铺满试管底部.  *处理原则: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、不丢弃、不带出实验室,放入指定容器内。  二、实验基本操作  (一)药品的取用  1、固体药品的取用(常贮存在广口瓶中)  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,用镊子取后放在仪器瓶口:一横二放三慢立,  粉末状药品:用药匙取后转移到纸槽中:一斜二送三直立  2液体药品的取用(常贮存在细口瓶中)  (1)不定量取用:可直接倾倒或用胶头滴管吸取  一倒二向三紧靠  没有气泡垂直悬空上方  (2)定量液体的取用:用量筒量取  量筒读数:量筒放平,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仰视或俯视导致的结果:  (1)定体积读数,导致读数发生变化仰视:读书偏小俯视:读数偏大  (2)定读数量体积,导致体积发生变化仰视:体积偏大俯视:体积偏小  (二)仪器的连接(两个字:润转)及检查装置气密性:  (三)物质的加热(注: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)  1、固体物质的加热:药品平铺试管底,管口略向下倾斜,夹持试管口1/3处,均匀预热试管后,集中在外焰加热。,  2、液体药物的加热:液体不超三分之一,先把外壁水擦干,夹持在离试管口1/3处,管口向上倾斜45°为最佳,管口不朝人方向,均匀预热试管后,用外焰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;加热过程要上下移动,避免溅出伤人。  (注: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) 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,发现试管破裂,可能的原因有:  ⑴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  ⑵没有进行预热,直接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  ⑶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了灯芯  (四)仪器的洗涤  左右振荡  洗净标准: 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,也不成股流下。  三、实验室常用仪器用途(P151必背)  试管: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,在常温或加热时使(注:加热后不能骤冷)  烧杯: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,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(注:加热时垫石棉网,使受热均匀)  量筒:量度液体体积(不能加热,不能做反应容器)  集气瓶: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(不能加热)  酒精灯:用于加热  铁架台: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,一般用于过滤,加热等操作  玻璃棒:用于搅拌、过滤、转移液体  漏斗:用作加液器和过滤器。